對于中考體育未來幾年的變革,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分值會越來越重要。要想讓孩子順利通過中考體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把體育也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養(yǎng)成愛運動的習慣。
全國各省市中考都有體育考試,只不過分值不同?,F(xiàn)在的政策導向是,體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將逐年提升,直至與語數(shù)外等科目等值。
中國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透露,待中考體育加試制度愈加成熟、科學、客觀后,可為高考體育測試提供參考。高考中,體育成績也將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這意味著今后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智力考量的單一標準,逐漸走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體質測試的結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學生的體質是最好的,這要歸功于這些年一直堅持的中考體育加試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它確實推動了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和體質的增強。”王登峰說。
但不能回避的是,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抱著應試的心態(tài),在中考前兩三個月進行運動員式的集訓,以提高體育加試成績。中考過后,因為高考沒有體育加試,原本用來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全部被做題擠占。
學生們在同欣跑道上跑操
如何將中考體育加試的正面作用放大、規(guī)避應試的負面作用?王登峰的答案是,完善中考體育加分機制,用更為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推動學生體質的提升和運動技能的提高。具體來說,就是加大部分通過長期體育鍛煉才能提高運動技能的項目的考察分數(shù),降低形體類與遺傳因素關聯(lián)性較大的測試項目分值。同時,逐漸引入體育技能等級評價標準。
王登峰稱,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中,更多側重考量學生體質,運動技能的考評相對弱化。這其中,學生體質與遺傳因素、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參與體育鍛煉的強度等都有關系。今后,為了真正反映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將逐漸降低身高體重等形體類測試項目的分值比例,逐漸提高部分可以通過后天訓練掌握運動技能的測試項目,例如:長跑、短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的仰臥起坐,以及肺活量測量等。
學生們在同欣跑道、同欣球場上盡情享受來自運動的快樂
而從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體育測試將從原有注重學生體質測試,轉型為基本運動技能加上專項化運動技能的方向發(fā)展。其中,針對專項化運動技能應建立技能等級標準。今后的體育加試中,運動技能等級與分數(shù)掛鉤,更能體現(xiàn)出平日里體育鍛煉的真實效果。
如今,多個省市將“見義勇為”列入高考加分項目,這意味著高考也會從原本單一智力評價標準,轉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德育成為高考加分項目,體育、美育也會逐一加入。而中考體育加分政策的不斷成熟,評價機制的科學客觀,為學生綜合評價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后高考中體育科目的加試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其實體育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密切相關的。不說平時的體育課程是學校的基礎必修課,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就算想到“生命在于運動”這簡單的道理,我們也該認真鍛煉身體。
教育部一直在強調體育的重要性,想想國家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試行)就把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列入評優(yōu)的重要條件,再說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有更好的學習工作狀態(tài)。
中考體育改革,受益的是廣大的中國青少年。提高了體育的成績與地位,逐漸改變固有的教育思維和學習生活方式,讓學生有一個好的體魄的同時也能擁有一個好的成績。
作為家長,應該更加了解體育的重要性。從生理上講,體育鍛煉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的機能狀況,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fā)育,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
從心理上講,體育鍛煉具有調節(jié)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恢復體力和精力。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
家長在敦促孩子鍛煉的同時,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多進行身體鍛煉,言傳不如身教也就是這個道理。
“一切為了下一代”,同欣不忘初心,二十多年來一直把這個口號銘刻于心,付諸于行,把環(huán)保、健康的理念貫徹到產品的研發(fā)和推廣之中,成功地將預制型跑道這種傳統(tǒng)意義上高端競技用的跑道產品普及到祖國各地的大中小學,讓更需要好跑道、環(huán)保跑道的青少年和孩子們,能健康快樂地在綠色環(huán)保的運動場上奔跑、跳躍、歡笑、成長,選擇同欣!跑道放心!
所屬類別: 行業(yè)動態(tài)